

百多年前,我八桂先辈乡贤,梯山航海,胼手胝足,来到马来亚,有些则落 足在雪兰莪州谋求发展。尤其是在海禁大开的时期,适逢本地需要大量劳工,以开伐森林,种植树胶,开采锡矿。由于人数日众,聚居雪兰莪州之乡贤,为联络乡 谊,团结乡梓,为同乡谋福利,而有组织一团体的需要。
公元一八九八年七月二十日,乡贤汤东公向政府申请义山二十英亩,获得批准。此后,历任义山理事长,当时办事处设在本坡苏丹街兆和号。
一九零二年三月二十日,先贤陈瑞林公代表同乡,呈文雪兰莪州参政司,申请义山执照。
一九零七年,吉隆坡华人为达致息争止讼的目的,在总华民政务司的安排下,选出各帮代表,充任仙四爷庙产业受托人,汤东公为首任广西同乡代表。
一九一三年,汤东公退休,由李宝三公补缺,设办事处於吉隆坡苏丹街奥恒 安号二楼。尔后,李公迁居芙蓉,遗缺由陈云廷公接任,改办事处于苏丹街五十一号,并命名为“富华”。较后因地方狭隘,不切实用,故于一九一七年,经众议 后,将“富华”迁至苏丹街六十九号。该处地方宽敞,活动也不再受到限制。除春秋二祭外,也推广其他同乡福祉,於是局面为之一新。
一九二二年,在任先贤认为扩大组织,加强团结之时机已经成熟,便倡议创立会馆,获得同乡之热烈响应,随后,设立筹备处于瑞天咸街(俗称指天街)七号,暂称“广西公所”。翌年四月二十一日正式开幕,朱显文公被推选为首任总理,陈富中公、罗传南公副之,梁砺金公任财政。
一九二四年,理事诸公因见同乡日众,原有会址不敷应用,为谋求一劳永逸 之计,唯有自置会所一途。是故发起向同乡筹募置业基金。先后获得文冬崔有泉公、芙蓉陈云财公、吉隆坡梁励金公名慨捐一千元,率先示范。前后历时三年始凑足 三万余元,经磋商后,蒙当时名矿家陈占梅公以最低之时价,转让吉隆坡古路律十二及十四号(即现址)陈氏私邸为馆址,於是,本会馆始正式成立,在一九二七年 八月十六日举行开幕仪式,遂奠定本会馆基业。
首任总理为邓七记公,财政梁砺金局绅。由次年(1928年)起总理一职 连续9年皆由梁砺金局绅蝉联,其间会务蒸蒸日上,建树良多。一九三六年,梁砺金局绅逝世后,继由宾涤生接任。当时参与会务活动而为所知者,有李秀业、李宝 三、区展奎、韩菊庭、许炳规、梁炳坤、宾乾、陈俊彪、彭耀南、邓朝、苏兰记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马来亚的三年八个月(1941-1945)期间,各地社团皆形瘫痪,本会亦不例外,陷於冬眠状态。但是会馆内之家私物件,幸得三几位同乡看管,而不至于完全失散。
一九四五年,光复后,诸先辈乡贤,积极出动,重振会务。在以后的十余年间,主要是由覃美堂、邓朝、苏兰记、覃武、罗发祥、黄仲伟、梁明湖、卢贤佳、梁达州、陈若梅、苏拔荣、陆庭谕等诸乡贤出任领导, 会务蒸蒸日上。
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在一九四九年社团注册法令下,政府於宪报上公布,本会以“雪兰莪广西会馆”为名,正式获得批准注册成为合法社团之一。
我国於一九五七年八月三十一日独立后,由陈生太平局绅、陈声新国会议员(后曾任教育部和新闻部副部长及卫生部长)、卢贤佳、李生、覃美堂、江文昌、李德才、覃武振、彭生财、王佐文、秦仲安相继出任会长之职,鼓励同乡后进,吸收知识新秀,对乡人福利与发扬文化事业不遗余力。
本会同仁鉴于馆宇久经风雨侵蚀,倾圯堪虞,不足以适应环境与时代潮流。於是,在一九六五年即有重建之建议。惟由於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现。到一九六八年, 由本会产业受托人之一梁明湖先贤代为申请购置馆宇之小巷空地,结果,获得当局批准,使本会馆之范围,得以略为扩大。
一九六九年二月常年会员大会议决成立筹建委员会,负责筹划及进行有关重 建会所工作,四层新厦图测於一九七一年六月间获得批准。到一九七二年建委会重组,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募捐与施工兴建。在全体理事及筹建委员成员的通力合作 下,各地同乡的热烈响应捐输,一座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新厦终于在一九七三年八月间竣工,矗立於我国首都吉隆坡市中心繁华热闹地带。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举 行新厦落成盛典,并恭请同乡曾永森部长主持开幕仪式,掀开本会馆的历史新页。
首先,由一批热心的青年同乡,发起筹组青年团;桂青团遂于在一九七四年二月间宣告成立,积极推广各项文娱,体育,学术等活动,在推广青年活动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
本会青年团成立初期,比较着重于乒乓活动,邀得青年同乡浦立德担任义务教练及指导。曾参加雪隆区的各项常年杯及锦标赛,成绩表现殊佳。一九七七及七八年,本团联合理事会组织亲善访问团巡迥访问大马半岛各州同乡会,乒乓组亦随队出发,与各地乡会乒乓队作亲善友谊赛。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桂青总团举办首届全国广西同乡常年杯乒乓赛,交由本会青年团及乒乓组全权负责一切筹办事宜,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举行,为本会增光不少。
本会青年团亦曾举办过国语学习班,华语语音讲习班,数届同乡华文书法比赛等。
一九七八年,本会青年团组成舞蹈组,征得郑冬锦老师出任指导,初期只有组员十多人。本团宗旨门户开放,容纳各籍青年男女加入。在郑老师认真落力指导下,学员日渐增加。学员也非常认真学习,素质都不错。本组时常受邀为各机构团体作慈善演出,皆获得佳评。
自一九七九年以来,首都文教华团联合主办的全国华人舞蹈节,由第一届至 今第十八届,(除了第十五届)本团每届都有参加演出。在第三届时,本团舞蹈组所演出的“胶园风光”首次荣获创作奖。往后,在第五、六届舞蹈节时,以“传灯 舟”和“魇”获得一至三项奖。一九八五年,第七届全国华人舞蹈节在关丹举行,又以“火鸟的重生”夺得三个奖项。直至1997年的第十八届全国华人舞蹈节, 本团舞蹈组皆表现优越,接连多次夺获优秀奖、佳作奖及最佳精神奖,为本会增添不少光彩。
本团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首次主办“雪隆青年文娱大汇演”;一九八六年八月尾,由指导老师罗碧芳小姐全权策划的“传统与现代”舞展,在八打灵公民中心礼堂演出,反应热烈,殊获佳评。往后的多次舞展,皆获各界观众的爱护与支持,演出成功。
舞狮武术活动是本会最早的文化体育活动。在过去,任何大型庆典都派出狮 队助兴。然而,直到一九七五年这项活动才成为一个正式的、有组织性的团体,称为“雪兰莪广西会馆醒狮团”。此后,积极展开集训和排练,每逢华人新年,常出 狮到同乡府上贺年,元宵节和中秋节亦在会所表演,增添不少新春热闹气氛。
本会醒狮团是雪兰莪州及吉隆坡狮团总会的重要一员,曾多次参加狮总主办的“群狮武术大会串”演出,甚获佳评。本会代表黎振华、李德才、彭生财先后出任狮总财政职,关俊生与梁东松亦曾出任副主席与署理主席,为狮总出钱出力,任劳任怨,精神可嘉。
本会青年团与醒狮团是负责协助母会提倡和推动健康文娱活动,推展和参与社会公益工作等,亦为培训会馆接任人的最佳附属单位。
本会馆同仁为促进乡人对教育的重视,提高文化教育水准,并为鼓励品学兼 优之会员子女向学,深觉在本会经济基础日益稳固之际,实应积极推动同乡福利事业。於是,乃设立奖励金委员会,负责评选等工作,每年拨出至少二千元以上的奖 励金。首届会员子女奖励金於一九七六年颁发,当时受惠者仅十九人。最近几年,超逾百名获奖,特别是今年(2008)年,人数竟达两百八十五名,发出奖励金 约二万九千余元。
此外,在理事会属下另外两个重要组织是福利组和义山管理组,负责处理会员红白事,义山及义山木屋区同乡安老院事务,按月供应必需品。当这些孤苦伶仃的老同乡百年归寿后,因无后来者,本会目前暂停这项有意义的爱心服务。
义山管理委员会为了使丧家有个休息、祭拜或超渡的地方,通过理事会的核 准后,于多年前,便开始着手进行策划与筹建工作,“桂林苑”终于在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下午二时举行落成开幕典礼。此后, 对本会每年举行的春秋二祭时,亦带来了莫大的便利。本会聘有职工一人,常驻苑内,负责管理一切大小事务。
由一九九六年起,福利组推行施赠老人,凡我同乡年龄超过七十五岁,且家庭环境清寒者,不拘男女,于每年华人新年前夕,皆可获赠百元红包一个,欢度新春。每次获赠红包者,逾二、三百人之多。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雪隆广东义山总理赵如南来函说,因该义山墓 地将告用罄,要求本会转让所拥有新街场路一依格余之义山作为应急之需。本会理事会召开数次会议,并在会员大会上通过议决案,最终与广东义山在一九七二年七 月二十八日签署协议书正式将该墓地转让予该会,在此情况下,广东义山乐捐本会建筑基金二万元。
本会创立宗旨着重于联络乡情,促进团结,共谋会员福利,提倡和推动健康文娱活动, 参与社会公益工作;在早期,尚起着排难解纷的作用。
本会财力自认比不上其他的大乡会,惟对社会公益,华文教育,却义不容辞,每年均拨出大笔款项赞助各地华校的建校及教育基金,文化活动基金,贫穷及老人之医药费等。近年来最大笔之单一赞助费为赞助尊孔独立中学建校基金三万元。
本会是马来西亚广西总会属下四十一间乡会之一,处于大马中部首都之有利 地位,由於组织良好,深获总会成员之厚爱,被选为总会长或总务之职达三、四十年之久。先后代表本会出任总会长职者有:陈生太平局绅、江文昌、李德才及覃武 振。李德才与覃武振也曾担任过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主席。
本会自创立以来,皆积极参与各项社会福利活动。例如:本会是吉隆坡仙师 四爷庙的产业受托人,目前代表为江文昌;本会亦为雪兰莪中华大会堂的创办团体兼永久董事之一,目前由李福旺和李照凡出任第一及第二代表;本会亦为同善医院 社团赞助人之一,由王佐文出任常年代表;本会亦为尊孔独立中学的永久赞助团体及理事,由邓宏智出任理事;本会亦为马来西亚日据时期殉难同胞工委会的成员之 一,目前代表为黄庆荣。故此,本会在华族社会活动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日,为本会庆祝金禧纪念佳日,当日假中华大会堂举办有史以来的盛大联欢晚宴。到会的各地乡会代表,男女老少同乡以及各社团代表极众,筵开九十余席,并邀得三合港广西同乡会军鼓乐队临场演奏助兴,使宴会生色不少。
一九八七年八月一日,本会在吉隆坡吧生路天后宫举行六十周年会庆暨大马 广西总会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联欢晚宴,受邀嘉宾包括台、港、泰、星及本国三十余个同乡会代表,尚有雪隆区的社团代表,济济一堂,筵开一百三十七席。本会青 年团舞蹈组及狮团演出文娱节目助兴,盛况空前。当日上午九时,在联邦酒店会议厅召开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第三届选举大会,约四百名同乡出席共商议策,使会议 圆满成功。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日,本会则在民政大厦宏愿厅,举办七十周年会庆暨青 年团二十三周年纪念,马来西亚广西总会四十五周年会庆暨总青团十九周年纪念,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第八届代表选举大会暨十四周年纪念,六喜盛大联欢晚宴。受 邀嘉宾包括美国、台湾、香港、泰国、新加坡、中国广西省、县、市及珠海,本国三十余个同乡会代表及同乡,尚有雪隆区的各社团代表,欢聚一堂,同申共庆,筵 开一百五十余席。同样地,本会青年团舞蹈组及醒狮团演出舞蹈助兴及迎宾。当日上午九时,亦在联邦酒店会议厅召开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第八届代表选举大会,约 五百名同乡参与其盛。
一九九七年至二零零四年期间,本会全力推动和设立百万元教育基金,供会 员及子女大学贷学金计划,预算每位合格申请者将获得二万元(每年五千元共四年)免息贷款;经乡贤的支持和响应,筹募获得的金额在二零零七年已突破一百一十 万元之数。而贷学金计划亦已实行了十届(2007年),共有27位学子受惠,贷款金额为四十二万一仟五百元,已发放了廿七万九仟五百元。
本会为照顾年长乡亲,方便上下会馆,增加交流,于二零零二年决定在会馆装设电梯,在各位乡贤理事的努力之下,于二零零五年七月完成装设并开始启用,让乡亲免去上下爬梯之苦。
二零零六年九月开始,本会委托专业的美化公司负责广西义山墓地之整体美化工作,美化义山墓地。本会也计划在义山兴建骨灰塔以因应未来需求和更进一步进行产业投资,厚植会馆产业。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八日,本会在尊孔独中大礼堂,举办八十周年会庆,以“八桂情常驻、感恩心长存” 为主题举行庆典。晚宴筵开79席,海内外嘉宾云集,欢聚一堂,同申庆祝,本会醒狮团亦演出舞蹈助兴及迎宾,大会圆满成功落幕。
本会目前拥有会员达一千六百余人,散居在雪隆各地,其中亦有小部份外州 会员。近年来,年轻一代入会者日渐增加,在领导层中占相当的比重,这是可喜的现象。现任会长是秦仲安,理事会成员共三十五人。本会每年均举办会庆并庆贺乡 贤受封勋衔,中选议员,子女大学毕业等;举办春秋二祭以示慎终追远并藉此联欢、举办新春团拜及中秋节晚会以欢庆佳节,颁发会员子女学业优良奖励金暨施赠贫 老或残障同乡渡岁金等。近年更下乡到区内各地与会员同乡交流以促进联系,由于反应良好,本会已决定继续推行下乡交流活动。本会历届会长名表(包括本会前身 组织)如下:
称号 | 年份 | 会长 | 办事处地址 |
广西义山 | 1898-1912 | 汤东 | 吉隆坡苏丹街兆和号 |
广西义山 | 1913 | 李宝三 | 吉隆坡苏丹街奥恒号二楼 |
富华 | 1914-1916 | 陈云廷 | 吉隆坡苏丹街51号楼上 |
富华 | 1917-1922 | 陈云廷 | 吉隆坡苏丹街69号 |
广西公所 | 1923-1926 | 朱显文 | 吉隆坡指天街7号 |
广西会馆 | 1927 | 邓七记 | 吉隆坡富都路12-14号 |
1928-1936 | 梁砺金 | ||
1937-1940 | 宾涤生 | ||
1941-1945 | 日治时期,暂停活动) | ||
1946-1949 | 覃美堂 | ||
1950 | 梁明湖 | ||
1951 | 覃美堂 | ||
1952 | 梁明湖 | ||
1953 | 苏拔荣 | ||
1954-1956 | 梁明湖 | ||
1957-1969 | 陈生 | ||
1961 | 陈声新 | ||
1962-1963 | 卢贤佳 | ||
1964 | 覃美堂 | ||
1965-1968 | 李生 | ||
1969-1984 | 江文昌 | ||
1985-1989 | 李德才 | ||
1990-1996 | 覃武振 | ||
1997-2000 | 王佐文 | ||
2001-2002 | 彭生财 | ||
2003-2004 | 王佐文 | ||
2004-2008 | 秦仲安 | ||
2009至今 | 邓宏智 |